鞞
革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79E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鞞字概述
〔鞞〕字拼音是 bǐng pí bì bēi,部首是革,总笔画是17画。
〔鞞〕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鞞〕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鞞〕字仓颉码是TJHWJ,五笔是AFRF,四角号码是,郑码是EENE,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鞞〕字的UNICODE是U+979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14,UTF-32:0000979e,UTF-8:E9 9E 9E。
鞞的意思
鞞
1bǐngㄅㄧㄥˇ基本解释
◎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维玉及瑶,~琫容刀。”
详细解释
名词
◎刀鞘sheath of a knife。
请令以鱼皮之鞞为献。 —— 《逸周书·王会》
鞞琫(刀鞘上的装饰物);鞞芾(刀鞘和蔽膝)
鞞
2píㄆㄧˊ基本解释
◎古同“鼙”,鼓名:“召令习鼓~。”
鞞
3bìㄅㄧˋ基本解释
◎古同“韠”,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
鞞
4bēiㄅㄟ基本解释
◎〔牛~〕古县名。
鞞字的翻译
- sheath
- Degenscheide, Scheide (S)
- fourreau, gaine
鞞的国语辞典解释
鞞
1bǐngㄅㄧㄥˇ详细解释
◎参见“鞞琫”条。
鞞
2bēiㄅㄟ详细解释
名
◎牛鞞:县名。汉代时设置,约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简阳县东。
《广韵•平声•支韵》:“鞞,牛鞞县,在蜀。”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鞞的两岸词典解释
鞞
1bǐngㄅㄧㄥˇ详细解释
◎〈书〉刀剑的鞘。
鞞
2bēiㄅㄟ详细解释
◎用于地名。牛鞞,县名,汉时设置,在今四川简阳县东。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鞞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鞞字组词
含鞞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