眢
目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7722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眢字概述
〔眢〕字拼音是 yuān,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0画。
〔眢〕字是上下结构,五行属土。
〔眢〕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眢〕字仓颉码是NUBU,五笔是QBHF,四角号码是,郑码是RSYL,中文电码是8905,区位码是7783。
〔眢〕字的UNICODE是U+77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98,UTF-32:00007722,UTF-8:E7 9C A2。
〔眢〕字属于通用字、三级汉字
眢的笔顺
眢的意思
眢
yuānㄩㄢ基本解释
①眼睛枯陷失明。
②枯竭。~井。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眼球枯陷失明dull。
眢,眸子枯陷也。 —— 《六书故·目部》眢,目无明也。 —— 《说文》
2.枯竭dried up。
眢,井无水。 —— 《广韵》目于眢井而拯之。 —— 《左传·宣公十二年》眢,井无水。 —— 《字林》
眢字的翻译
- eyes without brightness
- geröstet, verdorrt
- paupières enflammées, desséché
眢的国语辞典解释
眢
yuānㄩㄢ详细解释
形
1.眼睛枯陷不明。
《说文解字•目部》:“眢,目无明也。”
2.干枯无水的。
《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清•陆次云〈费宫人传〉:“费宫人目送其死而还,服主服,匿眢井中。”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眢的两岸词典解释
眢
yuānㄩㄢ详细解释
1.〈书〉眼睛枯陷不明。
四瀛茫茫,日月何遒,目眢心忳,已矣谁俦(清‧恽敬〈祭张皋文文〉)。
2.〈书〉干枯无水。
目于眢井而拯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眢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