櫱
木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U+6AF1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櫱字概述
〔櫱〕字拼音是 niè,部首是木,总笔画是20画。
〔櫱〕字是上下结构,。
〔櫱〕字仓颉码是UJD,五笔是BTWS 86 、 BTTS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ZISF,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櫱〕字的UNICODE是U+6AF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377,UTF-32:00006af1,UTF-8:E6 AB B1。
櫱的笔顺
櫱的意思
櫱
nièㄋㄧㄝˋ基本解释
①同“蘖”。树木砍去后重生的枝条。后泛指事物始生。《廣雅•釋詁一》:“櫱,始也。”
②同“𧕏(蠥)”。禽兽虫蝗之怪。《集韻•𧀼韻》:“𧕏,《説文》:‘衣服謌謡艸木之怪謂之䄏,禽獸蟲蝗之怪謂之𧕏。’或作櫱。”
③通“孼”。罪恶;灾殃。《廣雅•釋詁三》:“櫱,辠(罪)也。”
详细解释
名
1.树木砍伐后长出的新芽。
《书经•盘庚上》:“若颠木之有由蘖。”《国语•鲁语上》:“山不槎蘖,泽不伐夭。”
2.泛指枝干新长的枝芽。
《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櫱字的翻译
- yeast; leaven for making liquors
- Spross, Keim (S, Bio)
- talle
櫱的国语辞典解释
櫱
nièㄋㄧㄝˋ详细解释
名
1.树木砍伐后长出的新芽。
《书经•盘庚上》:“若颠木之有由蘖。”《国语•鲁语上》:“山不槎蘖,泽不伐夭。”
2.泛指枝干新长的枝芽。
《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櫱的两岸词典解释
櫱
nièㄋㄧㄝˋ详细解释
1.〈书〉树木砍伐后重出的新芽;后泛指近根处新长的枝芽。
若颠木之有由蘖(《书经‧盘庚上》)、山不槎蘖,泽不伐夭(《国语‧鲁语上》)。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櫱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櫱字组词
含櫱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