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ㄨ

寸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5C03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寸部

10画

7画

上下结构

GEHF 86 、 SFU 98

IBDI

FBDS

53342

U+5C03

[1251124124] 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尃字概述

〔尃〕字拼音是 fū,部首是寸,总笔画是10画。

〔尃〕字是上下结构,。

〔尃〕字仓颉码是IBDI,五笔是GEHF 86 、 SFU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FBDS,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尃〕字的UNICODE是U+5C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555,UTF-32:00005c03,UTF-8:E5 B0 83。

尃的笔顺

尃的意思

ㄈㄨ

基本解释

古同“敷”。

尃字的翻译

  1. to state to, to announce

尃的国语辞典解释

ㄈㄨ

详细解释

散布。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旁魄四塞,云尃雾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尃的两岸词典解释

ㄈㄨ

详细解释

〈书〉散布。

旁魄四塞,云尃雾散(《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尃的字源字形

尃(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尃(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尃(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尃(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尃(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尃(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尃(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尃(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尃(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尃(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尃(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尃(传抄·魏·魏石经古文汇编) 传抄 魏石经古文汇编

尃(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尃(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尃(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尃(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尃(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尃字组词

尃开头的词语

尃濩 更多…

尃结尾的词语

更多…

尃在中间的词语

更多…

含尃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