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 ㄉㄨㄛ

口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54C6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KQQY

RNIN

JRRS

67027

8135

2263

U+54C6

[251354354] 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撇/横钩、点

哆字概述

〔哆〕字拼音是 duō,部首是口,总笔画是9画。

〔哆〕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哆〕字造字法是会意字。

〔哆〕字仓颉码是RNIN,五笔是KQQY,四角号码是,郑码是JRRS,中文电码是8135,区位码是2263

〔哆〕字的UNICODE是U+54C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702,UTF-32:000054c6,UTF-8:E5 93 86。

〔哆〕字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哆的笔顺

哆的意思

duōㄉㄨㄛ

基本解释

〔~嗦〕发抖,战栗,如“冷得打~~”(“嗦”读轻声)。

详细解释

象声词

形容敲击声 tattoo张姑娘含着笑,皱着眉,把两只小脚儿点的脚踏儿哆哆的乱响。——《儿女英雄传》

动词

1.战栗 tremble。如:哆唆(哆哩哆嗦。颤动;发抖);哆弄(方言:翻弄;摆弄)

2.哆哆(喋喋。说话没完没了)chatter

哆字的翻译

  1. tremble, shiver, shudder, quiver
  2. trembler, tremblement, frémissement, étoffe ou vêtement de laine

哆的国语辞典解释

1duōㄉㄨㄛ

详细解释

参见“哆嗦”条。

2chěㄔㄜˇ

详细解释

张口的样子。

《里语征实•卷上•一字征实引王恽•食鲈鱼诗》:“口哆颊重出,鳞纤雪争光。”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哆的两岸词典解释

1duōㄉㄨㄛ

详细解释

参见【哆嗦】。

2chěㄔㄜˇ

详细解释

张开嘴的样子。

哆口欲言、哆著口唱歌。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哆的字源字形

哆(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哆(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哆(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哆(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哆(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哆(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哆字组词

含哆字的成语